一、三相大电流变压器求实努力更上一层楼产品概述
三相大电流发生器 是根据电力部门和工矿企业在电气设备试验如:各种开关,电流互感器和其它电器设备作电流负载试验及温升试验而专门设计制造的专用设备。
本系列产品视产品体积、重量采用分体式结构,具有输出电流无极调整,电流上升平衡、负荷变化范围大、工作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是工矿企业进行升流或温升试验较理想的设备。
二、三相大电流变压器求实努力更上一层楼主要技术参数
1、三相总容量:10KVA;
2、工作频率:50Hz;
3、输入线电压:0~380V,线输入电流:15.19A;
4、输出为△接法:线电压:6V,相电压:3.46V;
5、相输出电流:1000A;
6、三相输出电流1000A×3,输出为六个断口,便于灵活接线及应用;
7、运行时间;为10分钟;
三、三相大电流变压器求实努力更上一层楼使用环境
1、工作电源:380V ±10% 50HZ
2、环境温度:—10℃—40℃
3、产品周围应无严重影响变压器绝缘的气体蒸气,化学性沉积灰尘、污垢及其它爆炸性介质的场所。
四、三相大电流变压器求实努力更上一层楼工作原理:
本系列产品接入工作电源后,通过调整调压器输出电压以获得试验所需的大电流。其工作原理图如下:

C ——为常闭常开触点 R ——为熔断器 LD ——为电源指示灯
HD ——为升压指示灯 HA ——为停止按钮 SA ——为升压按钮
TA ——为交流接触线圈 B ——为调压器 V ——为电压表
SJ ——为时间继电器 T ——为升流变压器 A1——为电流互感器
五、三相大电流变压器求实努力更上一层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按电气原理图接好工作线路。变压器外壳,操作台等必须良好接地。
2、接通电源,操作台上的红色指示灯亮。按下启动按钮,绿色指示灯亮,此时升流器等待升流,台上输出电流指示直到所需的大电流时,(单相也可做)为了保证测试精度,可以在仪表接线柱上串接一标准电流表。电流互感器为1000:5,电流表读数应是5A.
4、升流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按下停止按钮,切断电源 ,查明原因后再进行试验。
5、试验完毕,必须将调压器回零,按停止按钮切断电源,切断工作电源 ,方可拆除试验接线,以保证。
六、注意事项:
1、本设备是为短时间的工作而设计的,所以不允许长时间在额定容量下工作,特别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运行,以防过热:
2、新安装和长时间不用的变压器,运行前用1500兆欧表测量线圈之间和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低于0.5兆欧时,方可使用。
3、使用中升流变压器和操作台必须可靠接地,以保证。
4、使用时应缓慢均匀升流,搬运时应避免过大的震动。
5、调压器与电刷接触表面应保持清洁,视情况用90%酒精蘸棉纱擦拭干净。
6、本设备应置于清洁、通风、干燥和室内保存。
“澳大利亚和中国高校未来合作空间广阔。”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留学,为澳中高校间日益频繁的合作搭起桥梁。
斯宾塞清楚记得,1979年,悉尼大学接收了首批共9名中国留学生,成为接收中国学生的澳大利亚大学。如今,悉尼大学的留学生中有1/4是中国学生。随着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斯宾塞日益感受到中国学生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
“过去,中国学生前往澳大利亚学习是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更强的竞争力,甚至留澳工作。”斯宾塞说,“现在,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更多地体验不同文化,更多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效力。”
斯宾塞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这同时带来了中国和澳大利亚高校合作方式的转变,“双方在科研设备和人才上形成了优势互补,这让双方合作成果更加丰硕”。悉尼大学自2014年起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合作,成立上海交大—悉尼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目前,两所高校已经与附属医院共建代谢数据分析、医学影像和生物工程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加深了医学领域的科研合作。
双方在文化合作上也是多点开花,精彩纷呈。以悉尼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自成立以来不仅根据澳大利亚当地特点,多形式、多层面地开展汉语教学,还通过高质量文化活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今年恰逢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不仅加深了澳中文化交流,而且展现了双方未来在文化合作上存在的巨大机遇。”斯宾塞说。
斯宾塞认为,近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为澳大利亚高校带来了切实的机会。目前,悉尼大学已经与中国企业优必选科技合作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设备视觉处理等人工智能课题。未来,双方将在核心技术方面进一步深入展开合作。
斯宾塞强调,以高校为代表的民间机构逐渐认识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中蕴含的巨大机遇,双方在进一步推动民间合作上仍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未来澳大利亚高校将会调动更多资源,与中国高校建立更加密切的双向伙伴关系,在国际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
“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学科,澳大利亚与中国的高校合作都将推动两国科研成果,为世界输送更多人才。”斯宾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