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电力建设新产品“低压台区识别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近日,经过近半年的攻坚克难,广东潮州供电局500千伏韩汕线甲乙线迁改工作并通过验收。

迁改工程自去年9月开工,于今年33日顺利完成。工程主要对500千伏韩汕线#116-#119段进行改造,包括拆除旧塔2基,新建双回耐张钢管组合塔3基,新建线路长度约1.3千米,重新放紧线长度约2.3千米,工程总投资约3千万元。

本次迁改工程附近存在运行中的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游乐园、村道机耕道遍布等制约因素,同时存在停电窗口短、施工工期紧、春节后施工资源调集难度大等困难。潮州供电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迁改方案,紧盯关键节点和风险点,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倒排细化工期,确保各个环节有效衔接,顺利完成迁改工作。


一、功能特点(SZTQS-3000电力建设新产品“低压台区识别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大功率FSK电力载波通讯方式,理论通讯距离满足任意的台区供电范围。

特殊的脉冲电流发射及检测方式,保证不会因共高压的临近台区会发生串信号的错误。

快速、方便的台区识别功能,分机发起,测试时间不超过6秒钟,结果准确率100%;结果显示内容描述简单、清晰、明确,显示内容包括被测用户所在的变压器台区编号及被测电表所在的相别(A相、B相、C相)情况,显示结果直观。

分支识别功能,准确判别被测用户所在台区供电线路的分支,单台主机可以同时检测3个分支,多台主机同时工作可扩展至18个分支。

具备台变互测功能,多台主机同时工作,可准确判定各被测试变台的独立性,有无电气连接关系。

具备零火线判别功能,可以显示零火线接线是否正确,有无反接。

具备相序判别功能,可判别ABC各相的相序是“正相序”还是“逆相序”。

电流检测采用柔性钳(可选配50A钳表、100A钳表、250A钳表和500A钳表)。

多种工作模式任意选择,组合方便,设置灵活;具有独立的电力载波、独立的电流脉冲发送和电力载波与电流脉冲综合方式等多种通讯方式。

多机工作模式,仪器不分主、分机,每台设备都可以设置为主机或分机;支持一主多分、多主一分、多主多分三种模式,方便用户使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精准测量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总功率等多种电参量,可做为电参量测试仪使用。

仪器能显示出电压缺相的情况,自动在液晶屏给出提示。

低压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仪器可对三相电压251次谐波、三相电流251次谐波进行精密测量,同时还可以测量各相电压、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度。

矢量图显示功能。仪器可将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矢量关系图显示出来,方便检查低压用户计量装置的错接线情况。

简单的示波器功能。仪器可以将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实际波形图显示出来,使用者可对被测用户的波形情况一目了然。

仪器具备自检功能,对因过压、冲击等原因导致部器件损坏情况出现时,仪器要对故障部分进行诊断并正确提示。

仪器具备零火线自动识别功能,分机在进行台区或分支测试时,会自动识别零火线是否接对,并在屏幕上加以提示

采用大屏幕真彩色全透液晶屏,阳光下依然清晰。中文及图形化显示,界面友好,显示直观,操作简单。

导电硅胶按键操作模式,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其寿命长、灵敏度高,避免了触摸屏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无法操作,或操作灵敏度差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仪器可将台区归属测试结果以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包括:测试日期、测试时间、台变编号、电表编号、所属相别。

测试记录可以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拷贝到后台管理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能对数据记录进行分类统计,便于营销部门真实掌握各户的台区归属、相别归属、分支归属等信息;正确统计负荷分配情况、线损率等信息。

为了保障操作的可靠性,仪器具备多重保护。电源回路具备独立且可快速更换的保护元件。设备应用中当接线时误接入线电压后,仪器确保无损坏并对误接线情况进行提示,并且仪器不能执行测试操作。

二、技术指标(SZTQS-3000电力建设新产品“低压台区识别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台区测试部分

通讯方式:特种负荷信号传输,距离:≥5km

电流测试距离:≥5km

识别周期:≤6

测试成功率:100%

分支识别数量:单主机3路(多主机方式可扩展18路)

钳型电流互感器:750A/1500A柔性电流钳50mm卡钳(50A/100A/250A/500A)(选配)

2、电参量测量部分

电压:±0.2%       电流:±0.5%

功率:±0.5%       频率:±0.02Hz

相位:±0.2°

3、电能质量部分

电压谐波测量次数:251

电流谐波测量次数:251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偏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偏差:≤0.2

4、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温度:-30~60

工作环境湿度:≤95%RH

工作电压:AC220V±1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重量

重量:1Kg

7、单机体积

体积:25cm×16cm×6cm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DeepSeekOpenAIAnthropicMeta等业界巨头带领的大模型军备竞争无疑是当前的热点。当前主流大模型核心能力聚焦于自然语言处理,多名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专家提出,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更全方位的智能,而不仅仅是语言处理能力,大型世界模型就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世界模型能够模拟世界多种模态信息,对事物和地点进行推理,并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互动,更接近于人类的真实智能。不少学者认为,实现真正的AGI需要AI具备真正的常识性综合性理解能力,这些能力只能通过对世界的内在表征来获得,这也正是世界模型研究的重点。

笔者认为,世界模型(World Model)与科学智算(AI for Science)的融合或将成为下一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发展热点。广义上的世界模型可以认为是数字孪生和多模态大模型的融合进阶版本,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全方位信息与复杂动态,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更强大的推理和预测能力;而科学智算则利用已发现的科学规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推动传统科学计算的变革。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还有望在多个领域催生新的应用场景。本文重点探讨世界模型与科学计算的融合前景,并简要分析如何利用相关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扬州苏中电力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