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浅谈从煤炭减产中分析母线槽的供需平衡

浅谈从煤炭减产中分析母线槽的供需平衡:

   10几年前扬州做滑触线、桥架、母线槽的企业不过就几家,现在光宝应县就不下几十家,然而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经济放缓,基建项目逐渐减少,导致上游的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相应不景气,而靠这些行业吃饭的我们更是雪上加霜,蛋糕变小了,可是吃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加之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做企业的相对门槛降低了很多,只要手头上有点小钱的都可以开个公司在网上卖这些商品,产能极度过剩,就如煤炭行业一样,行业也将面临重新**。

十几年前,山西省的领导请我们几位经济学家去太原,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建议。我当时提了一个建议:少挖煤为国家多做贡献。因为当时煤炭过剩,煤价大跌,煤炭行业全行业亏损。

这个建议和山西省一贯的思维很不相同。山西是煤炭大省,对国家的贡献就是多挖煤。煤多总比少好。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居然还有少挖煤才能多贡献的可能性。煤多煤少是一个具体问题,但是问题的背后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重大区别。计划经济认为产量越多越好,市场经济认为产量应该和需求相匹配,少了固然不好,多了也一样不好。供需平衡才好。

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种商品严重地供需脱节。有些商品堆积如山,还在不断地增产,另外一些商品严重短缺,怎么努力也供应不上。比如当时胶鞋的供应过剩,粮食却严重不足。因为胶鞋变不成粮食,这个困难问题使一切计划工作者束手无策。他们没有办法使胶鞋变成粮食。或者说,没有办法使一切商品达到供需均衡。国家计委的大批专家也没有办法使一切商品都能供需均衡。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计划逐渐退出舞台,市场代替了计划。结果是商品基本上达到了供需均衡。*重要的粮食短缺问题彻底地解决了。解放后几十年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忽然消失了。现在大家口袋里的钱不但可以买粮食,超级市场里几千种商品都可以随便买。对于一般百姓而言,拿钱买不着东西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随便买什么都可以,这已经习以为常不稀奇了。但是经济学家和喜欢思考的人,却会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追究一番。而且想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中国的过去一样还在受买不着东西的困扰。我们自己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说不定将来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更何况现在的确还有走回头路的思想。难道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一个社会需要从面包到飞机,从电影到看病,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如何满足人民的需要,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计划经济想通过计划的方法达到此目的。可是生产所要求的条件错综复杂,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完全不可能。随便拿一件很普通的商品来看,比如牙膏,它需要好几种化学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在特定的时间里送达牙膏工厂。运输的途径不要绕远,运输的方式(飞机,公路,铁路,水路)的选择不要出错。原料运到了工厂,要有搅拌机,有牙膏灌装的外壳。开动机器要用电。包装外皮上还要有印刷。以上提到的每一种原料又有其生产的各种条件。全靠计划肯定照顾不到如此复杂的条件。所以计划经济看似合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

市场经济用完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它利用价格机制协调供给和需求。供不应求会导致商品涨价,涨价后生产会增加,消费会减少,供需就会恢复平衡。供过于求则相反。所以市场机制能够使一切商品和服务保持供需均衡。不会有供应不足或生产过剩的现象。

这里需要一个条件,就是生产和消费要按照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其实就是各方面都追求利益,不会生产赔钱的商品。上面提到的山西省煤炭生产过剩的问题就是不追求利润,只顾产量,认为产量越多越好造成的。虽然生产是赔钱的,但是总觉得多比少好,多挖煤总是不会错的。

   然而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供需平衡才是*好的。